top of page

調光過度的危險性

作者: Simon Wyndham

日期:2016年6月24日

電影“搶救雷恩”大兵中的一個畫面,在故事中添加極度調光的範例 - Amblin / Dreamworks
電影“搶救雷恩”大兵中的一個畫面,在故事中添加極度調光的範例 - Amblin / Dreamworks

Simon Wyndham 認為,在調光時、尤其是極度的調光,應該要考慮調光的效果,是否會增強或減損影片整體的觀賞經驗。

絕大部分在電視或電影院(現在甚至是網路線上)的影片,都可能經過調光(Grading)、或校正Gamma及色彩的處理過程,即使是低預算的作品也都屬於常態。但調光可以做得太過頭嗎?

我們所有的工具都應該是用來加強我們在螢幕中所述說的故事。回到以前我們所知道的,如:“歡樂谷(Pleasantville)”、“霹靂高手(O Brother, Where Art Thou?)”等,這些完全數位調光的電影,它們的樣貌都蠻極度,且都算符合所想要達到的目的。

調光的目的

電影的樣貌應該就只是 – 為故事服務(Serve the Story)。但它能否分散觀眾的注意力 及/或 矯飾嗎?我最近看了BBC電視台英國版 “神探維蘭德(Wallander)” 電視劇的最後一集,讓我感到最震驚的是,影集的樣貌與調光讓我無法專心於故事。我沒有辦法、但就是一直注意到它看起來是多麼的冷、灰、及消沈。顯然的,這就是它調光的目的,但這是否太過頭了呢?

跟我一起觀看的人,我注意到她以前從沒認真的想看這部影集,因為她不喜歡預告片畫面看起來的樣子!我跟其他人談論過,他們也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。

如果觀賞者在還沒看內容的情況下,調光就已經讓他們感到退卻,那麼事情就大條了!調光與電影內容應該是無縫的結合成一體,電影製作的某一個實際元件,不應該單獨進入到觀賞者心中,否則就犯了電影製作的天條。

成形的手法

在沒有數位調光之前,就已經在使用各種樣貌,其中最富創造力、且曾經一度流行的樣貌,就是漂白風格(Bleach Bypass)的處理,其中以史蒂芬史匹柏的“搶救雷恩大兵”最經典。

此處理通常牽涉到中間負片(Internegative)略過或部分略過沖片的漂白(Bleach)階段,而其結果造感光乳膠(Emulsion)中的銀獲得保留,降低了曝光度、增加了對比和顆粒,而得到不飽和(Desaturated)的樣貌。

“搶救雷恩大兵”有效的運用了這樣的處理,它完全適合於此電影及其顆粒感的戰爭場面。約翰法蘭克海默的電影“冷血悍將(Ronin)”也有相同的處理且更巧妙的運用。

這兩部電影,對於為什麼要選擇某一種樣貌、及如何好好運用它,提供了很好的說明。相同的化學處理,一個比另一個更極度。史匹柏想要重建舊新聞影片的樣貌,在拍攝時使用無鍍膜鏡頭的效果也差不多如此。電影的樣貌很突出,但並不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,因為它所呈現的樣子,適合於我們所觀看的內容。

另一方面,“冷血悍將”更巧妙的使用此效果,法蘭克海默想要顆粒感的樣貌,也許帶有一點以前恐怖間諜片的淺色,但此樣貌從不會造成注意力分散,因為仍保留了真實的顏色。

當進行新舊電影的比較時,帶出了一個關於處理步驟的有趣想法,在DI(數位中間片 - Digital Intermediate)來臨之前,電影的樣貌必須在拍攝時,透過濾鏡的使用、或沖片過程中進行化學上的創作,而成形(Baked-In)。這兩種方式,如果中間發生差錯、或行不通,就可能要付出很高的代價。因此,樣貌的創建是根據事前的許多想法而生。

要極度嗎?

因為數位處理已經掌控了世界,我們所看到的各種樣貌,經常是非常極度,而且並非全都好好的幫襯電影。我們必須要記住,當我們創作一些東西,我們是在服務我們的觀眾、而不是在服務自己。我們是希望他們沈醉在我們的世界裡,還是要讓他們注意到創作電影時所使用之技術上的處理過程呢?

想當然的,我是反對過度調光,必須考慮它如何幫襯某個目的,而不是你希望它看起來冷或暖,而調到極限。你的色盤應該在場景及服裝設計的階段就開始,而不是在調光時才決定。如此一來,你可確保一致、且製作出經通盤考慮之後而決定之適合電影的樣貌。

原文出處:http://goo.gl/X6m3SL

445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aires


bottom of page